close
從一開始出現福斯的片頭時
我就知道台灣國片的格局已經不一樣了

或許很多人覺得過去80年代的台灣國片熱
很沒有內容 都是鬧劇 很膚淺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那時候的國片是受到大眾市場歡迎的
而後台灣國片開始走向文藝風 藝術風
出了好幾個有名的 得獎的導演
但是卻也使國片從此與賣座脫節

電影產業說來殘酷 畢竟還是以商業為大宗
因為影視傳播產業本來就是需要巨額資金的自然壟斷型產業
沒有錢 就沒有好作品 接著是惡性循環

雞排英雄從這個角度來看
他開創了台灣國片的新格局
不管是從福斯的代理 到片中多得數不清的置入性行銷
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當然 置入性行銷在電影裡也時常被抨擊
像是去年的刺陵 在置入性行銷上就被罵得很慘
但是凡事我認為必須先求有 再求好
如果靠這樣的贊助方式 可以讓台灣電影產業開始蓬勃
未來也才有跟廠商談贊助與產品露出時的籌碼 不是嗎?

再者 以行銷的角度來看
雞排還是不脫以年輕偶像作為號召
藍正龍與柯佳嬿 林伯宏跟郭采潔 彭于晏與陳意涵 其實都是一樣的
但是雞排的男女主角 是真的有融入這個故事劇情中
這才是真正可以讓觀眾看完 打進心理的因素
否則只是用明星作號召 卻在電影裡演他自己 或是沒有角色個性 那就只是空殼罷了
帶得進人潮 帶不出口碑

最後 還是要回歸內容面
雞排英雄的製作掌握了一個要點 就是講好一個故事
台灣沒有大成本 沒有大場景 沒有大製作 這大家都知道
所以台灣才要靠更有深度的劇本 來突圍
其實這跟日本很像
日本賣座的都不會是大場面的片子 而是純純的小品
過去台灣也拍過這類的片子 但是為什麼賣不了座
就是因為太藝術 太強調意境 卻忘了觀眾是大眾
市場是大眾的市場 不是布爾喬亞的市場
最重要的
他們沒有把故事說完整

雖然這部片還是不脫編劇 製作 導演都是同一批人的情況
但是至少他們表現不差 才讓這部片能夠打動人心
不過就長遠之計來說
這是台灣電影日後的最大問題
台灣一定要培養專業的人才 導演是導演 編劇是編劇
不能都是同一個或同一群人
否則很容易拍出來的是導演或編劇要的東西 卻忘了市場的需要在哪裡

雖然文章開頭我拿80年代台灣的喜劇風潮作為比較
但是最後還是要說 雞排不只是一部搞笑片
它的悲劇元素一樣很充足
莎士比亞說過 悲劇才能使人感動
我希望未來台灣的電影能擺脫過去的窠臼
走出一條嶄新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sosupu 的頭像
    misosupu

    味噌とイチゴのLife Style

    misos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