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從原先強勢主導WiMAX推動,到後期卻突然收手、選擇淡出
轉變之鉅,使我們不禁想問:WiMAX的發展前景難道早已夭折?
爾後一肩扛起台灣WiMAX產業重擔的經濟部,日前雖大張旗鼓替WiMAX造勢
卻也同時修正台灣數位產業發展計畫,將LTE技術納入規劃中
相較國內電信三雄紛紛表態支持LTE技術
微而觀之,台灣市場上WiMAX與LTE似乎勝負底定
但近期WiMAX2利用802.16m的技術(原先傳輸速度約10mbps 此技術提高到100mbps)衝破重圍
大幅提升頻寬傳輸速率,也使得全球與國內市場又回到兩強爭霸的情勢
台灣產業對此兩項技術勢必須找到其明確的各自定位(特別是WiMAX技術)
否則4G相關技術都會全力推動的政策宣告,將會流為空談
WiMAX技術補足了Wi-Fi傳輸距離的限制,本來的定位便是家用網路無線傳輸
因此Intel才全力支援此技術,並同時希望承襲Wi-Fi成功模式,在電腦相關設備上給予支援
然而後來發現WiMAX的特性更像現在的3G模式,正好完成Intel跨足電信產業的夢想
但卻也讓WiMAX的定位變得曖昧不明
加上LTE的技術半路殺出,使WiMAX發展前瞻性一度受阻
實際上,WiMAX業者若能重新找回定位
特別是台灣的六家業者,應將WiMAX技術作為抗衡固網的技術,市場定位在家用網路
不但能重新改變台灣的固網市場情勢
同時也能挾其無線性、高傳輸性,佐以較合理的費率,走出自己的路
而非在行動網路的渾水中與LTE拼個你死我活
而LTE本即是承襲IEEE的電信技術協定而來,電信業者在設備建置上僅需升級原先的3G技術即可
相較於建置與原先設備不相容的WiMAX基地台,相對成本低廉
也不會有世代交替銜接性等複雜問題
這也是LTE較受到國內甚至全球電信業者青睞的原因
因此,在我國LTE相關政策上,本應就著LTE技術之本質
以取代目前3G、3.5G技術為產業發展目標
同時,LTE具有能夠整合目前複雜的各國3G系統能力
站在全球整合與國際接軌的角度,LTE無非是行動上網技術的首選
總結而言,台灣少了Intel後
如何使WiMAX與LTE兩項技術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健全發展
將是NCC、經濟部等相關機構的重要課題
而NCC日前透過修法整合數位電信產業的輔導、獎勵等職權
也期能成為台灣4G相關發展的助力,使台灣高科技的優勢得以展現
在數位電信的全球佈局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此在國內數位發展規劃上方為上策
- Feb 12 Sat 2011 23:16
時事分析(4)WiMAX與LTE在台灣的應用定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